首页 > 动态 > 精选问答 >

古人对灯盏的雅称

2025-11-19 13:55:33

问题描述:

古人对灯盏的雅称,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9 13:55:33

古人对灯盏的雅称】在中国古代,灯盏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照明工具,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诗意表达。古人对灯盏的称呼多样而文雅,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以下是对古人对灯盏各种雅称的总结与归纳。

一、古人对灯盏的常见雅称

雅称 出处/含义 说明
《诗经》 最常见的称呼,泛指照明器具
灯盏 汉代以后常用 专指有灯油、灯芯的灯具
《楚辞》 原指蜡烛,后也泛指照明工具
古诗词中常用 如“孤光不灭”等,多用于意境描写
灯花 宋代以后常见 指灯芯燃烧时产生的火花或图案
灯影 文人墨客常用 强调灯光投射的光影效果
明灯 多用于比喻光明、希望 如“明灯引路”
灯台 早期多指放置灯盏的支架 后逐渐演变为灯盏本身
灯盘 指灯盏的底部容器 多为铜制或陶制
灯炷 指灯芯 如“燃灯炷”

二、不同朝代对灯盏的称呼特点

- 先秦时期:以“灯”为主,如《诗经》中提到“夜如何其?夜向晨,庭燎有辉”,虽未直接提及“灯”,但已有照明之物。

- 汉唐时期:开始出现“灯盏”、“灯台”等具体名称,且文学作品中常以“灯”象征思念、孤独或希望。

- 宋元时期:文人雅士更喜欢用“灯花”、“灯影”等富有诗意的词汇,强调灯的美感与意境。

- 明清时期:随着民间文化的发展,“灯盏”成为最普遍的称呼,同时出现了更多装饰性灯具,如宫灯、走马灯等。

三、灯盏在诗词中的意象

古人在诗词中常用灯盏寄托情感,如:

-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借灯影寄托思乡之情。

- 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灯影衬托孤寂。

- 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借灯火象征永恒爱情。

四、结语

古人对灯盏的雅称,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变化,更是文化审美与生活情趣的体现。从“灯”到“灯盏”,再到“灯花”、“灯影”,每一个词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在今天,虽然灯盏已不再是主要照明工具,但这些雅称仍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