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时间是什么时候】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叛乱事件,对唐朝的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了解其发生的时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与后果。
一、
安史之乱发生在公元755年至763年之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此次叛乱由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最初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终演变为大规模的内战。经过八年多的战争,唐朝虽然最终平定了叛乱,但国力大损,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
安史之乱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破坏,还深刻影响了唐朝的政治结构和社会发展,成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重要标志。
二、安史之乱时间表
| 时间 | 事件说明 |
| 755年 | 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反唐,安史之乱爆发。 |
| 756年 | 安禄山攻陷洛阳,唐玄宗逃往四川,马嵬驿兵变,杨贵妃被赐死。 |
| 757年 | 唐军收复长安,安禄山被部下所杀,其子安庆绪继位。 |
| 758年 | 唐军围攻安庆绪于邺城,史思明投降后又反叛,与安庆绪争夺地盘。 |
| 759年 | 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燕”。 |
| 761年 | 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内部进一步分裂。 |
| 763年 | 史朝义兵败自杀,安史之乱正式结束,唐朝虽胜但国力大损。 |
三、结语
安史之乱虽然只持续了八年,但它对唐朝的影响却是长期而深远的。它标志着一个强盛帝国的开始衰退,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了解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