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徙知徐州文言文翻译】一、
《苏轼徙知徐州》是一篇记载苏轼在北宋时期被任命为徐州知州的文言文内容。文章主要讲述了苏轼在任期间,面对洪水灾害时,亲自带领百姓筑堤抗洪,最终成功保护了徐州城的安全。文中展现了苏轼关心民生、勇于担当的精神,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双重形象。
该文语言简练,叙事清晰,既有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也带有作者的情感表达。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苏轼在地方治理中的贡献及其人格魅力。
二、文言文与现代文对照表
|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文翻译 |
| 苏轼徙知徐州 | 苏轼被调任为徐州知州 |
| 时岁大旱,民多流亡 | 当时年景大旱,百姓大多逃荒外迁 |
| 轼至,即日出赈济 | 苏轼到任后,当天就发放救济粮 |
| 民不复流 | 百姓不再流离失所 |
| 会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 | 正逢黄河在曹村决口,水漫过梁山泊 |
| 事急,轼亲率吏卒筑堤 | 情况紧急,苏轼亲自带领官吏和士兵修筑堤坝 |
| 数日而水退 | 几天后洪水退去 |
| 徐州得全 | 徐州城得以保全 |
| 人皆感其德 | 人们都感激他的恩德 |
三、结语
《苏轼徙知徐州》不仅是一篇历史文献,更是对苏轼政绩与人格的高度评价。他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民为邦本”的理念。这篇文章不仅是研究苏轼生平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宋代地方治理和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通过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对照,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古代官员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传统文化中“仁政”思想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