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原文滕王阁序原文及介绍】《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名篇,全文辞藻华丽、结构严谨,被誉为“千古绝唱”。文章以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历史的感慨。其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瑰宝。
一、
《滕王阁序》写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当时王勃赴南昌探亲,适逢洪都府阎公重修滕王阁,邀请文人雅士作赋题诗。王勃即兴而作,挥毫泼墨,写下了这篇千古传颂的《滕王阁序》。文章不仅描写了滕王阁的雄伟壮观,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功名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文章共773字,分为四部分:
1. 开篇描写滕王阁的地理位置与建筑风貌
2. 描绘秋日江景与宴会盛况
3. 抒发个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
4. 结尾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感慨
文中运用大量对仗工整的句式,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后世传诵的经典名句。
二、表格:《滕王阁序》主要内容概括
| 内容分类 | 具体内容 |
| 作者 | 王勃(唐代) |
| 创作时间 |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 |
| 文体 | 骈文 |
| 地点 | 江西南昌滕王阁 |
| 主题思想 | 抒发人生感慨、怀才不遇、山水之美 |
| 代表句子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 结构 | 四段式:写景—叙事—抒情—议论 |
| 语言风格 | 辞藻华丽,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
| 历史地位 | 被誉为“千古绝唱”,中国古代散文名篇之一 |
三、结语
《滕王阁序》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作,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它以优美的文字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研究。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历史意义来看,《滕王阁序》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