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无旁贷的释义】“责无旁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某项任务或责任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感。它强调的是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工作、生活乃至社会交往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责无旁贷”的详细释义及用法总结:
一、释义总结
词语 | 责无旁贷 |
拼音 | zé wú páng dài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 |
含义 | 指责任不可推卸,必须由自己承担,没有其他选择或逃避的余地。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天命不佑,非人之过也。”后引申为“责无旁贷”。 |
用法 | 常用于描述个人或组织对某项职责的主动承担与责任感。 |
近义词 | 义不容辞、责在己身、义无反顾 |
反义词 | 推诿塞责、避重就轻、推卸责任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场合 | 作为项目经理,这项任务责无旁贷,我必须亲自跟进。 |
家庭责任 |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无旁贷,不能完全依赖学校。 |
社会责任 | 作为公民,维护社会秩序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
个人成长 | 面对困难,我们应有勇气面对,责无旁贷地承担责任。 |
三、语义延伸
“责无旁贷”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一种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它强调了个体在面对责任时应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担当”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分工越来越细,很多人可能会因责任不清而产生推诿心理。但“责无旁贷”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应清楚自己的角色和义务,并勇于承担,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更有责任感的社会。
四、结语
“责无旁贷”不仅是成语,更是一种精神。它鼓励我们在面对责任时,不逃避、不推脱,勇敢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这种精神对于个人成长、团队协作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