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诛心什么意思】“杀人诛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杀了人还要挖出他的心脏”,引申为对某人的行为或思想进行彻底的批判和惩罚,不仅在行为上加以惩处,更在心理、精神上给予致命打击。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敌人或对手的极端报复,强调不仅要消灭其肉体,更要摧毁其意志。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杀人诛心 |
拼音 | shā rén zhū xīn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杀其一人,而得天下,不为也。”后来演变为“杀人诛心”。 |
含义 | 原指杀死敌人后还要挖出其心脏,比喻对敌人进行彻底的毁灭性打击,不仅在肉体上,更在精神上摧毁对方。 |
用法 | 多用于文学、历史或评论中,表示对敌人的极端仇恨或彻底清算。 |
近义词 | 斩草除根、以牙还牙、痛打落水狗 |
反义词 | 宽容大度、仁慈为怀、宽恕待人 |
二、使用场景分析
场景 | 说明 |
历史事件 | 如古代战争中,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彻底清算,如项羽对刘邦的报复。 |
文学作品 | 如小说、戏剧中描写复仇情节时,常用“杀人诛心”来形容角色的狠辣手段。 |
现代语境 | 有时用于讽刺某些人对对手的极端打击,带有贬义色彩。 |
三、延伸理解
“杀人诛心”虽然听起来极端,但在特定语境下,它也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即对邪恶势力绝不姑息。不过,现代社会更提倡理性、合法、和平的解决方式,因此“杀人诛心”更多地出现在文学和历史语境中,而非现实生活中。
四、注意事项
- 情感色彩:该成语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 文化背景:源于古代战争和政治斗争,具有浓厚的历史色彩。
- 现代适用性:在日常交流中较少使用,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表达。
总之,“杀人诛心”不仅是对敌人的残酷打击,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彻底摧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冲突时,应保持理智与克制,避免走向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