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言何益的原文及翻译】一、
“多言何益”出自《墨子·公输》,是一则富有哲理的古文名句。其核心思想是强调语言的运用应讲究实效,过多的言语不仅无益,反而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将提供“多言何益”的原文、译文,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和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句的含义与现实意义。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多言何益?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多说有什么好处呢?说话没有文采,就难以流传久远。 |
君子以言取人,失在《诗》《书》;小人以言取人,失在《春秋》。 | 君子根据言论来选择人,会失误于《诗经》《尚书》;小人根据言论来选择人,会失误于《春秋》。 |
语曰:“多言多败,少言少败。” | 俗话说:“多说话多失败,少说话少失败。” |
三、内容解析
“多言何益”这句话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言语应当精炼而有分量,而不是泛滥成灾。在古代,人们认为“言为心声”,言语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一种行为方式,影响他人,也影响自身。
1. 言之有物
说话要有内容,不能空洞无物。否则,即使说得再多,也无法起到实际作用。
2. 言之有度
言语应适度,避免过度表达,以免引起误解或不必要的麻烦。
3. 言之有信
说话要诚实可信,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4. 言之有节
在不同场合,应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做到进退有度。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多言何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在职场中,过于啰嗦的汇报或建议可能会让领导感到疲惫,甚至失去信任。
- 在人际交往中,话太多可能让人觉得不够稳重或缺乏思考。
- 在公共演讲或写作中,简洁有力的语言更能打动人心。
因此,学会“少言多思”,不仅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修养。
五、结语
“多言何益”不仅是对古人言语之道的总结,更是对现代人说话方式的一种提醒。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练就“言简意赅”的能力,让每一句话都发挥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