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夜莺颂原文及翻译】《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John Keats)于1819年创作的一首著名抒情诗。这首诗以夜莺的歌声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死亡、美与永恒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该诗的原文摘录及中文翻译,并结合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一、原文摘录(节选)
> My heart aches, and a drowsy numbness pains
> My sense, as though of hemlock I had drunk;
> Or emptied some dull opiate to the drains
> One minute past, and Lethe-wards had sunk.
> 'Tis not through envy of thy happiness—
> Nor care for thee, nor for thine artful strain—
> But in a revery, or in a dream,
> I have been here before, and know it well.
> That ancient song which once I heard in youth,
> And now again, with more than usual truth,
> It brings me back to my own native land.
二、中文翻译(节选)
> 我的心在痛,一种昏沉的麻木感
> 困扰着我的感官,仿佛我饮下了毒芹;
> 或者把某种无趣的安眠药倒进水槽,
> 一分钟前还觉得空虚,如今已沉入忘川。
> 并不是因为嫉妒你的快乐——
> 也不是关心你,或你的美妙歌声——
> 而是在一个幻想中,或一个梦里,
> 我曾在这里待过,我知道这里的一切。
> 那首古老的歌,我年轻时曾听过,
> 如今又听到了,比以往更加真实,
> 它带我回到我自己的故乡。
三、
《夜莺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夜莺的歌声,表达对现实世界的厌倦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美丽易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艺术和自然之美的崇敬。
项目 | 内容 |
诗歌名称 | 《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 |
作者 | 约翰·济慈(John Keats) |
创作时间 | 1819年 |
主题 | 生命、死亡、美、永恒、自然与艺术 |
情感基调 | 悲悯、沉思、向往 |
语言风格 | 抒情、优美、富有意象 |
诗歌结构 | 九段体,每段四行 |
核心意象 | 夜莺的歌声、忘川、梦境、故乡 |
四、结语
《夜莺颂》不仅是济慈最著名的诗作之一,也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抒情诗之一。它通过夜莺的歌声,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关于生命与美的哲学世界。无论是原文还是译文,都展现了济慈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