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霜恶霉灵灌根使用量】甲霜恶霉灵是一种常用的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农业中防治多种真菌性病害,特别是在作物的苗期和生长期。在实际应用中,灌根是其主要的施用方式之一,尤其适用于防治根部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等。合理控制灌根用量,不仅能够提高药效,还能避免药害和环境污染。
为了帮助农户更科学地使用甲霜恶霉灵,以下是对常见作物的灌根使用量进行的总结,供参考。
一、甲霜恶霉灵灌根使用量总结
作物类型 | 推荐浓度(稀释倍数) | 每亩用药量(ml/亩) | 灌根次数 | 使用时期 |
蔬菜(如番茄、黄瓜) | 1000-1500倍 | 100-150 | 1-2次 | 苗期、定植后 |
果树(如草莓、葡萄) | 800-1200倍 | 150-200 | 1-2次 | 定植初期、发病前 |
粮食作物(如玉米) | 1000-1500倍 | 100-150 | 1次 | 苗期、移栽后 |
花卉(如玫瑰、菊花) | 1000-1500倍 | 100-150 | 1-2次 | 苗期、移栽后 |
水果(如西瓜、甜瓜) | 800-1200倍 | 150-200 | 1-2次 | 苗期、坐果前 |
二、注意事项
1. 稀释比例要准确:严格按照推荐浓度进行稀释,避免浓度过高导致药害。
2. 灌根方式:建议采用浇灌或滴灌方式,确保药液能渗透到根系附近。
3. 避免雨天使用:雨天施药易造成药液流失,影响效果。
4. 轮换使用:长期单一使用甲霜恶霉灵可能产生抗药性,建议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
5. 安全间隔期:根据作物种类不同,注意采收前的安全间隔期,避免残留。
三、结语
甲霜恶霉灵作为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在灌根使用中具有显著的防病效果。合理掌握使用量和方法,不仅能提升作物健康度,还能减少农药浪费与环境风险。农户在使用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种植情况,灵活调整,确保安全、高效地发挥药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