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漏税是什么意思】“偷税漏税”是日常生活中常被提及的法律术语,但很多人对其具体含义并不清楚。实际上,“偷税”和“漏税”虽然都涉及未按规定缴纳税款,但它们在法律性质、主观意图和处理方式上存在明显区别。
一、
1. 偷税
是指纳税人故意采取隐瞒、欺骗等手段,不申报或少申报应纳税款的行为。这种行为具有明显的主观恶意,属于违法行为,通常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
2. 漏税
是指由于疏忽、计算错误或对税法不了解等原因,导致未能按时足额缴纳税款的情况。漏税通常是无意造成的,一般不会被认定为犯罪,但仍需补缴税款并可能面临罚款。
3. 区别关键点
- 主观故意:偷税有明确的主观故意,漏税则多为过失。
- 法律后果:偷税可能构成犯罪,漏税一般为行政处罚。
- 处理方式:偷税需追缴税款并处罚,漏税则以补税为主。
二、对比表格
| 项目 | 偷税 | 漏税 |
| 定义 | 故意隐瞒、欺骗手段逃税 | 因疏忽、计算错误等未缴税 |
| 主观意图 | 明确故意 | 多为无意识或过失 |
| 法律性质 | 违法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 一般为行政违规 |
| 处理方式 | 追缴税款 + 罚款 + 可能刑事处罚 | 补缴税款 + 罚款 |
| 典型案例 | 虚开发票、伪造账目 | 计算错误、未及时申报 |
| 是否可纠正 | 需要主动改正并接受处罚 | 可通过补缴解决 |
三、结语
无论是偷税还是漏税,都会对国家税收造成影响,也会影响企业或个人的信用记录。因此,了解税法、规范财务操作,是每个公民和企业应尽的责任。对于无意的漏税,应及时自查并补缴;而对于故意偷税,则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