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的翻译简述】该标题出自《孟子·离娄下》,原文为:“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有不虑也,而后可以有论。夫义,天下之大本也,不可失也。若夫不仁者,其如是乎?曰:‘吾欲求之,不得也。’曰:‘岂非尔之过哉?’曰:‘吾无能也。’曰:‘尔无能,则莫如已。’曰:‘然则吾何以待之?’曰:‘勿与之言,勿与之谋,勿与之行。’曰:‘然则吾何以处之?’曰:‘行道之人弗受,而况于君子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那些不讲仁义的人,不要和他们说话、不要和他们谋划、不要和他们一起行动。即使是路上的普通行人也不会接受他们的行为,更何况是君子呢?
2. 原标题“乎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的翻译简述”生成原创优质内容(+表格)
一、内容简述
“乎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出自《孟子·离娄下》。这句话强调的是儒家思想中对“义”的重视。孟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应当坚持道德原则,不与不仁不义之人同流合污。即使是一般路人,也不会接受这些人的行为,更不用说有德之人了。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洁身自好”的价值观,提醒人们在面对道德败坏或行为不当的人时,应保持清醒,避免被污染,同时也要坚守自己的操守和立场。
二、核心观点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孟子·离娄下》 |
原文 | “乎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翻译 | 与不仁之人同行的路人都不会接受他们 |
主旨 | 强调君子应远离不仁不义之人,坚守道德原则 |
思想内涵 | 道德修养、人格独立、拒绝同流合污 |
应用意义 |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不良影响时应保持清醒和坚定 |
三、延伸思考
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醒,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警示。它鼓励人们在面对不正之风时,不应随波逐流,而应坚持正义,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面对网络谣言、虚假信息或不良行为时,更需要保持理性和判断力。
四、结语
“乎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教诲,更是现代人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的重要指导原则。它提醒我们,做人要有底线,做事要有原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