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精选问答 >

什么叫支架式教学

2025-09-20 15:39:33

问题描述:

什么叫支架式教学,在线等,求大佬翻我牌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15:39:33

什么叫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在中小学和幼儿教育中受到高度重视。它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独立学习。

一、什么是支架式教学?

定义: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教师根据学生的当前水平,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最终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这种支持像“脚手架”一样,在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任务之前给予必要的帮助。

核心理念:

- 教师不是直接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引导、提问、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自己发现和理解。

- 支架应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而逐渐撤除,最终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二、支架式教学的特点

特点 描述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设计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展开
动态调整 支架的强度和形式会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整
强调互动 教师与学生之间有频繁的交流与反馈
促进自主学习 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分阶段实施 教学过程分为引入、引导、独立三个阶段

三、支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阶段 目标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引入阶段 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倾听、思考、表达
引导阶段 提供支持,逐步引导 示范、提问、提示 尝试、探索、合作
独立阶段 自主完成任务 逐步减少干预 独立操作、总结反思

四、支架式教学的优势

1. 提高学习效率:通过适当的引导,学生能更快地掌握知识。

2. 增强学习动机:学生在“跳一跳够得着”的任务中获得成就感。

3. 促进深度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而非被动接受。

4. 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灵活调整支架方式。

五、支架式教学的挑战

挑战 说明
教师角色转变 教师需要从“讲授者”变为“引导者”,对教师素质要求更高
时间成本高 需要更多时间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反馈
教学评估复杂 难以用传统方式量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实施难度大 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管理技巧

六、结语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灵活运用支架策略,帮助学生逐步成长,最终实现自我驱动的学习。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教育理论与实践案例,旨在清晰解释“什么叫支架式教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