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词语解释】“老骥伏枥”出自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即使年纪已大,仍怀有远大志向和不懈追求的精神。下面将对“老骥伏枥”这一成语进行详细解释,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词语解释
- 老骥:指的是年老的千里马,比喻年纪较大但仍有能力的人。
- 伏枥:枥是马槽,伏枥意为伏在马槽边,形容马虽然年老,但仍留在岗位上,未被弃用。
- 整体含义:比喻人虽然年老,但仍有抱负和追求,不因年龄而放弃理想。
二、出处与背景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曹操《龟虽寿》 |
作者 |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
背景 | 表达了作者在晚年仍保持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精神状态 |
三、引申意义
“老骥伏枥”不仅用于描述个人的志向和精神,也常用来赞美那些在人生后期依然坚持奋斗、不断追求进步的人。它强调的是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鼓励他人 |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老骥伏枥’,依然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
自我激励 | “即使到了中年,我也要‘老骥伏枥’,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
文学作品 | 在文章或演讲中引用此句,增强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
五、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老骥伏枥”的关系 |
壮志未酬 | 志向尚未实现 | 相似,都表达未完成的理想 |
老当益壮 | 年纪大了反而更加强壮 | 相近,强调老年仍具力量 |
逆水行舟 | 比喻不进则退 | 不同,强调努力的重要性 |
六、总结
“老骥伏枥”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对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精神的推崇。它不仅是对个人精神的赞美,也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肯定。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只要心中有梦,就应像“老骥伏枥”一样,勇往直前,永不言弃。
关键词:老骥伏枥、曹操、成语解释、励志、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