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什么意思】“母仪天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母亲的品德高尚、行为端庄,能够成为天下的表率。这个成语不仅强调了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也赋予了她一种超越家庭范围的道德影响力。
一、
“母仪天下”字面意思是“以母亲的身份成为天下的典范”。它最早出自《汉书·外戚传》,用来赞美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的母亲,称其德行足以作为天下人的榜样。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对母亲品德和行为的高度评价,强调母亲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正面影响。
该成语多用于表彰那些具有高尚品德、教育有方、行为端正的母亲,有时也用于形容女性在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母仪天下 |
含义 | 形容母亲的品德高尚,行为端庄,能成为天下的典范 |
出处 | 《汉书·外戚传》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母亲或女性的品德与影响力 |
词性 | 动词性成语 |
近义词 | 母德昭昭、母范之光 |
反义词 | 母不慈子不孝、家风败坏 |
适用场景 | 表彰母亲、赞美女性、文学作品中使用 |
三、延伸理解
在古代,母亲不仅是家庭的核心,更是家族道德的象征。“母仪天下”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它要求母亲不仅要照顾好家庭,还要在行为上为子女树立榜样,甚至影响整个社会风气。
现代社会中,“母仪天下”虽然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母亲角色,但依然可以用来赞扬那些在家庭教育、社会公益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女性。
通过了解“母仪天下”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中对母爱的尊重与推崇。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更加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