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是什么意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原意是指鸟巢被倾覆之后,里面的小鸟蛋也不可能完好无损。后来,这句话常用来比喻在整体遭到毁灭或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个体也难以幸免。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
出处 | 《世说新语·言语》 |
原意 | 鸟巢被毁,卵无法保全 |
引申义 | 整体遭难,个体难逃厄运 |
使用场景 | 描述集体灾难下个体无法独善其身的情况 |
二、成语含义总结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强调的是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当一个系统、组织或环境发生崩溃时,其中的每一个成员或部分都可能受到牵连。这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鸟巢和蛋”,更是一种深刻的哲理表达。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 政治动荡:如朝代更替时,官员、百姓往往难以独善其身。
- 社会变革:比如经济危机、战争等大事件中,普通人也难以幸免。
- 人际关系:在团队、家庭或组织中,如果整体出现问题,个人也会受到影响。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
- 个体的命运往往与整体环境紧密相连;
- 在面对重大变局时,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而应关注大局;
- 团队合作、社会稳定是保障个人安全的重要基础。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关系 |
祸不单行 | 灾难接连发生 | 相似,强调灾难连锁反应 |
大厦将倾 | 整体即将崩溃 | 更强调整体崩溃前的征兆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人民的力量可以成就或毁灭政权 | 更侧重于力量的两面性 |
五、结语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映射。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大势所趋时,个体的力量虽小,但也不能忽视整体的影响。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更明智的选择。